在全球心血管疾病患者数量不断攀升的背景下,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外科的于洋主任,作为心外科领域的探索者和实践者,以其医工交叉的创新实践,引领着心外科领域的技术革新。GHIC通过深入访谈,走进于洋主任及其团队在心血管健康领域的创新探索与未来愿景。
在医疗科技领域不断革新的当下,曦健科技以其独特的医工结合模式,致力于生物力学与医学工程的深度融合。张鹏飞,一位充满梦想和活力的年轻科技创业者,用实际行动诠释着“热情实干”的含义。GHIC将带您走进在张鹏飞,走进曦健科技,探索其在生物力学领域的突破性进展和未来愿景。
2025年7月1日,全球微创血管内手术机器人领域的先驱 Stereotaxis(NYSE: STXS),宣布其自主研发的机器人磁导航射频消融导管 MAGiC 的首个人体临床试验结果正式发表于《Journal of Interventional Cardiac Electrophysiology》。这意味着全球首款针对机器人系统优化设计的磁导航射频导管,迈入临床应用新阶段,也为心律失常介入治疗领域带来了新的技术期待。
在医疗器械众多细分领域中,骨科植入物长期以“高技术、高壁垒、高利润”著称。然而,伴随骨科手术技术的迭代与临床精细化需求的加速演进,这一曾高度标准化、稳定发展的赛道,正迎来结构性重排。其技术核心,正在从传统的金属加工与力学结构优化,跃迁至“材料+设备+软件”三位一体的智能系统范式。
近日,KFSHRC医院(King Faisal Specialist Hospital & Research Centre)宣布将持续推进其“智能医院”计划,面向运营效率、医护培训与临床诊疗多个环节部署人工智能(AI)、模拟与沉浸式技术,探索医疗服务体系的深度数字化转型。通过医疗智能中心(CHI)等内部平台的推动,该计划已在利雅得、吉达和麦地那三大院区全面铺开,并逐步展现其在组织流程优化与医疗质量提升方面的复合价值。
2025年6月23日,医疗科技巨头强生(NYSE: JNJ)宣布推出安视优欧舒适日抛Max多焦点散光隐形眼镜,这是全球首款也是目前唯一一款专为同时患有散光与老花眼患者设计的日抛隐形眼镜。该产品已在美国和加拿大率先上市,并计划于2025年下半年拓展至欧洲、亚洲等更多市场。
7月26日,由中国工程院、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指导,国家产业基础专家委员会编制的《产业基础创新发展目录(2021年版)》(以下简称《目录》),在浙江省宁波市“2022国家制造强国建设专家论坛”上发布。
动脉网第一时间获悉,近日,全球健康产业创新中心优秀企业华卫恒源(北京)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卫恒源”)完成数千万A1轮融资,本轮融资由元和资本、水木清华校友种子基金投资。所募资金将用于推进辅助生殖管线拿证报证及生产基地建设、加速类风湿关节炎细胞注射液进入IIT临床试验及IND,同时推进糖尿病管线产品开发。
近日,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举办首台(套)赋能“企业创新”政策宣讲会暨证书颁发仪式。水木东方高端医疗器械CDMO平台服务企业北京未磁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脑磁图仪和心磁图仪,凭借国际领先的技术水平和卓越的自主创新能力,成功纳入《北京市2025年第一批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目录(医药健康-医疗器械-高端医学影像设备领域)》。
“私享会”聚焦医疗器械领域的创新,每一期会邀请一位行业知名投资人、创业导师,为入围的医疗器械项目提供深度辅导、项目打磨、经验交流、推动医疗器械行业创新,同时还有机会拿到资金支持以及临床资源的精准对接,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同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