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发布!新一代手持眼底相机
2025年8月,眼科成像公司Optomed USA宣布在美国正式发布其最新一代便携式非散瞳眼底相机——Optomed Lumo。作为一款获得FDA批准、面向初级医疗与远程健康场景设计的专业视网膜成像设备,Lumo不仅标志着Optomed在眼科技术“去中心化”路径上的关键一步,也预示着眼底相机这一传统专科设备正加速向基层医疗、慢病管理与远程筛查等场景渗透。 -
飞秒激光又上新!圆锥角膜迎来新解法
近日,眼科医疗技术企业Ziemer USA宣布联合CorneaGen在美国市场正式推出Galilei CTAK模块,这是其眼科诊断平台Galilei系列的重要升级,专为飞秒激光辅助角膜组织添加角膜成形术(Corneal Tissue Addition Keratoplasty, CTAK)设计。 -
对标三巨头!AI血糖仪还能读懂睡眠、心率和压力?
2025年7月24日,三一生物科技Trinity Biotech(纳斯达克代码:TRIB)宣布推出其新一代旗舰产品——CGM+ AI原生连续血糖监测系统,正式进军AI可穿戴生物传感器市场。这款可穿戴设备不仅重新定义了CGM(Continuous Glucose Monitoring)产品的边界,也标志着Trinity Biotech战略重心全面向以数据为核心的精准健康生态系统过渡。 -
国产纳米孔测序正式迈入Q20时代丨普译生物PolyseqX2权威发布,引发行业热议
2025年7月30日,普译生物在北京北辰五洲皇冠国际酒店发布全新高通量纳米孔测序仪PolyseqX2。该产品依托全新ASIC芯片设计与测序化学体系,实现800Gb理论通量,全系列检测准确度达99%、pg级别的检测灵敏度,且可直接完成5mC甲基化检测,以高通量、高精度、高灵敏的颠覆性突破,成为国产纳米孔测序领域自主创新与性能跃升的标杆,引发行业广泛热议。 -
最新迭代!AI驱动便携式磁共振落地临床
2025年7月,便携式MRI制造商Hyperfine正式宣布其下一代Swoop™便携式磁共振成像(MRI)系统在获得FDA批准后实现首批商业部署,标志着这家初创企业在床旁成像领域迈出了关键一步。新系统结合了创新的硬件设计与第十代Optive AI™图像处理软件,推动便携式MRI从“能扫”向“扫得清”“用得起”“推得动”的临床阶段转型。 -
PFA之后,波科又一板块迎来增长引擎
2025年7月21日,波士顿科学公司(Boston Scientific Corporation,NYSE: BSX)宣布,其左心耳闭合(LAAC)设备——Watchman FLX与Watchman FLX Pro获得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扩展批准。此次批准新增适应症为非瓣膜性心房颤动(NVAF)患者在导管消融术后的治疗,并更新了术后药物方案,允许采用更灵活的抗血栓管理策略。 -
最新!骨科巨头推出新一代高速钻技术
近日,全球领先的肌肉骨骼解决方案公司Globus Medical, Inc.(纽交所代码:GMED)宣布推出下一代振荡系统DuraPro™,该系统扩展了公司Excelsius™导航平台的能力,成为其Power Portfolio技术矩阵中的最新成员。公司意在凭借该产品革新价值5.5亿美元的高速钻市场,并通过更高的安全性与手术效率提升临床治疗水平。 -
行研聚焦 | LVAD核心部件与评价指标
在前两部分中,我们探讨了心力衰竭的严峻形势以及长期可植入左心室辅助设备(LVAD)的技术发展历程,特别是悬浮技术的核心创新与突破。从磁悬浮到液力悬浮,再到混合悬浮技术,每一次技术进步都显著提升了LVAD设备的性能和患者的治疗效果。然而,悬浮技术只是LVAD技术体系中的一个关键环节,要全面评估LVAD的整体性能,还需要深入了解其核心部件以及相应的评价指标。 -
行研聚焦 | 长期可植入左心室辅助设备的关键部件与评价指标
在第一部分,我们探讨了心力衰竭的严峻形势以及长期可植入左心室辅助设备(LVAD)的行业现状和技术发展历程。从第一代搏动流泵到第三代磁悬浮泵,LVAD技术的每一次进步都为心力衰竭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然而,悬浮技术作为LVAD的核心,是实现设备高效、稳定运行的关键。它不仅决定了设备的血液相容性和耐用性,还直接影响患者的长期预后和生活质量。

